主題
Toggle做期貨當沖最怕的不是賠錢,而是「不知道該什麼時候進場」。亂追高、亂搶短,常常一進就套、一出就漲。本篇精選五種高勝率日內進場型態,無論你操作台指期、道瓊、那斯達克、小型日經,只要掌握這五招,當沖節奏就能越來越穩!
當沖常用 K 棒與均線配置
在進入進場型態前,我們先釐清「當沖常見的線圖閱讀習慣」,避免每位交易者對進場條件定義不同。
常用 K 棒組合:
📌 當沖操作上,最常使用的 K 棒為 3 分K 與 5 分K。
其中 3 分K 提供較快節奏,適合掌握轉折與短波段變化;5 分K 則為最主流的觀察週期,能兼顧趨勢連貫與雜訊過濾。搭配使用 15 分K,則可協助建立日內多空方向與重要區間。
常用均線組合:
📌 5MA(極短期動能)、20MA(主趨勢方向)、60MA(中期支撐壓力)為主流配置。
可透過 5MA 與 20MA 是否同向,確認當沖方向是否順勢;60MA 常用來判斷日內轉折或壓力。
✅ 常用 K 棒時間週期:
K棒週期 | 用途與說明 |
---|---|
1 分K | 最即時節奏感,適合抓短波與快速出手時機,但雜訊多 |
3 分K | 略微平滑,常作為主要進場節奏用,有明顯波段感 |
5 分K | 當沖主力級別最常用,觀察短趨勢與進出場邏輯首選 |
15 分K | 區間定義、支撐壓力定位、箱型與突破盤型觀察 |
30~60分K | 用來輔助判斷日內趨勢方向與多空強弱,不拿來進出場用 |
✅ 常用均線週期:
均線週期 | 用途與說明 |
5MA | 反映極短期動能變化,是當沖切入與停損調整的參考依據 |
20MA | 主趨勢判斷依據,觀察日內多空排列與轉折發動點 |
60MA | 判斷中段支撐壓力區,常作為日內轉折與反彈修正的關鍵參考 |
第1招:早盤先定方向,只做單邊勝率多一倍!
- 開盤 15~30 分鐘,市場多半還在震盪摸索方向
- 觀察第一波高低點形成的「箱型區間」,定義日內多空位階
- 等待突破區間,再選方向進場,不搶中間震盪的單子
✅ 要點提醒:
- 使用箱型區可視化工具輔助觀察
- 若當日有重大數據,早盤波動可能是假突破,建議縮小部位操作(交易單位變成原本的一半)
第2招:順勢進場才有優勢,別硬作逆風盤
- 當沖不能靠「猜方向」,而是要順著市場趨勢而行
- 若價格持續墊高、低點不破,就是多頭型態;反之為空頭型態
- 多頭盤中應等回檔進場、空頭盤等反彈空點,別猜頭摸底搶反彈
✅ 要點提醒:
- 若出現反向K棒但未破趨勢關鍵位置,可視為拉回加碼的機會
- 趨勢盤建議用「不破前低/高」作為進場依據,不要過度提前預測轉折
第3招:突破關鍵區間,量能配合再切入
- 觀察是否有關鍵價位突破(如前一日收盤價(日K會翻紅或綠)、整數關卡)
- 若突破成功後回測不破,即為行情延續的信號
✅ 要點提醒:
- 突破後不急著追,可等「確認回測守住」再進行交易
- 若突破收引線,通常是假突破,建議觀察3~5根K棒確認強度
第4招:別在同一價位下重複進場,分批切入才是當沖王道
- 很多交易者一看到價格到理想點位就連續進場,結果盤整被套
- 正確做法是「分兩批進場」,第一批輕倉試單,等訊號確認再進第二批
- 若行情反轉,第一批虧損有限;若順勢,加碼可提升整體勝率與獲利空間
✅ 要點提醒:
- 第一筆單為「試單定位」,觀察盤面是否如預期運行
- 第二筆單應建立在條件成立後(如突破前高/出量/止穩K棒),而非情緒性加碼
第5招:重大事件行情後,突破追價才合理
- 如 CPI、NFP、FOMC 等重要數據公布後,常有爆量單邊行情
- 可先畫出事件前區間,若公布後向上或下突破,即為進場時機
- 但要記得「市場反應」才是重點,數據好壞只是參考
✅ 要點提醒:
- 不建議「賭方向」進場,可等反應 3~5 分鐘後確認方向再參與
- 因數據公布所伴隨的波動特別大,交易量建議減半操作
總結:當沖進場有章法,交易才不會變亂戰
日內操作,節奏勝過一切。這五招依照當沖常見節奏從開盤觀察、趨勢辨別、突破追價、分批切入到事件應對,幫你打造一套「進場有依據、操作有紀律」的交易節奏。與其每天亂猜方向,不如從建立邏輯開始,當沖也能變得穩健又有勝算!